龙哥

记录片大陆2007

主演:阿龙  阿俊  

导演:周浩

播放地址

 剧照

龙哥 剧照 NO.1龙哥 剧照 NO.2龙哥 剧照 NO.3龙哥 剧照 NO.4龙哥 剧照 NO.5龙哥 剧照 NO.6龙哥 剧照 NO.13龙哥 剧照 NO.14龙哥 剧照 NO.15龙哥 剧照 NO.16龙哥 剧照 NO.17龙哥 剧照 NO.18龙哥 剧照 NO.19龙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5-06-10 17:29

详细剧情

  导演认识了两位“朋友”。他与他们之间的交往构成了这部片子。开始,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要制作一部纪录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有目的和他们交“朋友”。“朋友”们奇迹般地允许导演进入他们的生活,他们吸毒也贩毒的生活。  纪录片的制作者和被拍者之间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部影片给出了它的解释。

 长篇影评

 1 ) 万伏高压线上的游走人生

一部好的纪录片,看完之后会在脑子里萦绕很久,比如这部《龙哥》。

和影视剧里威风凛凛荷枪实弹充满江湖气息的毒贩老大不同,纪录片里现实中的龙哥看起来很普通,甚至有些寒酸,住烂尾楼、东躲西藏、盗窃偶尔被抓遭毒打、在派出所为了被释放吞刀片,但龙哥在必要时还是比较仗义的,在由自己做中间人牵线的双方出现利益纠纷时不逃避责任直接腰间揣着砍刀去商谈解决问题,在自己一次入室行窃获得1100元钱后给桥洞下“同病相怜”的毒友分发一部分钱。但龙哥毕竟是个过着刀口上舔血生涯的吸毒贩毒加盗窃分子,谎言和表演是他得以自保的惯用手段,多年混社会的龙哥也深谙人情世故,所以我们看到龙哥和周浩导演间一次次的相互利用,这大概也是周浩导演把英文名定为“using”的原因。

纪录片的益处在于通过没有表演性质的赤裸裸的现实带给不同观众不同的思考。我虽然也看过很多电视电影纪录片,但已经一年以上没有哪部片子能像这一部一样看完之后一整天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下面我梳理一下此片具体哪些方面在触动着我。

第一,我想是基调。此片主人公的生活基调是颓废凌乱且是被生活逼迫着做出应对改变的,就像龙哥在片中所说,“对其他人来说机会可能有很多,但对我来说就是0,所以我必须把握住每一次机会”,这种生活基调跟我自身目前被动不思进取的生活状态有相似之处,所以我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这样一种类型的作品一直都挺吸引我:颓废中带着积极的,比如《当幸福来敲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还有最近大热的《何以为家》,但以上三部都不是国产的,文化差异存在,所以看起来总有隔靴搔痒的感觉,但这部国产拍摄于2004到2007年的《龙哥》完全符合我的口味,看完回味悠长。或许只要没到必死的境地,人总是追求上进的,只是方式方法不同,龙哥有自己的方法,虽然是违法的,但在他的思想意识里,他是别无选择的,所以他一次次换手机号,一次次改变住处,一次次偷窃,一次次决定戒毒后再复吸,还一次次跟周浩断联后再主动联系获取经济帮助,一次次说谎,一次次表演,最后的一次在一辆公交车上被抓获并当场缴获海洛因680克,被判处死刑后又改为无期。龙哥可悲在他自己的思想视野中,就只有一条犯罪之路,其他的路他选择视而不见,而我们,或许也处在不尽如意的生活状态中,但,以龙哥为鉴,我们可以有很多值得付诸行动的光明的选择。

第二,我想是孤独。有句话讲的不错,人越长大就越孤独。人在踏入社会后想结交一个真朋友很难,因为牵涉到各种利益,各自心里都有一道防线,而片中的龙哥跟导演兼记者周浩又是明显的针锋相对的两边,但却因为机缘巧合加各有目的断断续续合作了两三年并完成了纪录片,但可以看出,双方之间还是不排除有一部分真情在的,至少双方是互相尊重的,龙哥有一次得知周浩为了看自己凌晨一点钟还过来,感动的痛哭流涕,虽然后来阿俊证实可能是表演作秀,但至少也是一种对周浩真心的尊重,而周浩对龙哥的尊重更是无时无刻都在体现,他和龙哥有一段对话很有意思:---“我不单单是拍你,我还拍一些富翁,我就是想用镜头记录不同的人的真实生活状态,仅此而已”---“你拍过的人没几个还活着”。在周浩和龙哥这两个男人间,除了完成纪录片,周浩也有更大一部分希望是能引导龙哥改邪归正,而龙哥除了为了周浩每次给的200块钱,更多的是从内心里敬重周浩的无私帮助和真心,这一正一邪之间,或许在某些时刻达成过平衡。

第三,我想是改变。戒毒有多难?我不知道,只记得小时候看《还珠格格》时尔康戒毒的惨状,而片中的龙哥也想过戒毒,但总是不能成功,片中养金鱼的“小上海”虽镜头不多但印象深刻,身患艾滋病的他描述自己吸毒时神仙一般的生理体验时微眯双眼,神情迷离,但总给人一种心酸的感觉,他的人生也只有毒品能让自己快乐,但也是毒品加速着自己的死亡。每个人的人生都充满了很多可能性,但“毒品”会毁灭其他所有的可能性。除了海洛因,生活中也充满了很多其他“毒品”,比如自卑、逃避、懒惰、拖延,一旦沾染上这些“毒品”,很可能就会丧失探索人生其他各种美好可能性的动力,但庆幸的是,这些“毒品”不会像海洛因一样难戒,不过不戒的话,一样很可能会让你的人生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借用一句流行语做改编,“吸毒一时爽,一直吸一直爽,直到很快死亡;戒毒一时苦,一直戒一直苦,直到很快重生”。

人生有不同的活法,大部分人在安全区里行走,生活万里无疆,而一部分人一开始就走上了高压线,从此万劫不复。

 2 ) 十分之八

周浩导演在一次偶然间看到关于烂尾楼里住着许多吸毒者的新闻报道,于是开始接触这样的人群。后来,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名叫阿龙的又入室行窃又吸毒贩毒的男人身上。至于,偷窃、吸毒、贩毒,这三者的前后顺序,可排列组合一下,有6种可能。片中没有交代。

将事实一一呈现,这是讲故事最高明的手段。而这种形态导致了纪录片总是别有深意。拍摄者周浩自己也成了纪录片的一部分。我很想问他,拍摄过程中,或者说,在与阿龙的接触与相处中,他最大的感触是什么。通过他对其他提问者的回答,也许可以提炼出答案。这也是该片的主题之一,否则英文名不会叫做Using。

虽然片中的人物是边缘化的、灰暗的,但是由于鲜活的真实赋予了他们立体感和存在感。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哲学,“谁都不是傻子”。

在我看来,这部片子暴露的并不只有阿龙他们,更多的是暴露了导演自身。他说想拍纪录片的有十个人,而最后去拍的人只有两个,而最后把片子剪出来的人,只有一个,就是他自己。但关于主题关于想法,他不一定比那八九个人强。通过问答,他的直白令我欣赏。也许他也困惑,然后自我调适,也许他也迷茫,然后转动方向盘。漫漫人生路,谁不是这样反反复复不断否定不断修正呢?

如果是我,我想拍洗头妹的故事,洗头妹A和洗头妹B会不会因为发型师甲而争风吃醋,她们的业余消遣活动主要是什么,她们是否真的爱听理发店里放的通俗歌曲;我还想拍女博士的故事,也许她们和朋友聚餐唱K的时间多于泡图书馆写论文,也许她们爱猛男爱摇滚爱动漫,也许她们春天放风筝,夏天爱去海边游泳,秋天喜欢背包游,冬天则去泡温泉;我还想拍摆地摊的小贩们,他们从哪里来,又睡在哪里,每天有多少可观的利润,怎样与城管打游击战;我还想拍好多好多……但我属于那十分之八。
http://zlyng.blogbus.com/logs/40932313.html

 3 ) 《龙哥》

看过影评才知道这部纪录片的英文名是“using”,仿佛在背后一针见血地指出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关系,即“利用”。龙哥利用导演来换取买毒品的钱,导演利用他们的对话、龙哥生活状态的呈现换取纪录片的真实震撼。其实在另一个层面上,"using"更多地指向在吸毒者的世界中,利用无处不在。为了得到毒品,他们可以编撰谎言,可以演戏,身边的任何亲人、朋友和爱人都可以利用,可以抛弃。这就是最赤裸裸的吸毒者的生活。

从他们平静麻木的讲述里,我就已经感觉到从心灵内部产生的震撼——犯罪于他们而言,已经司空见惯。正常人类的道德底线早已荡然无存,他们依赖毒品而活,没有生存的生机,没有正常的欲望。连某些时刻流露出的一丝温情与人性,都暧昧不清。也许是看透一切的坦诚,也许又是下一个圈套……真与假,是与非,善良与罪恶,他们模糊着这些概念的界限,却唯独忠诚信奉“毒品”这一至高无上的教条。而这部纪录片的独一无二之处就在于此吧。

 4 ) 利用

前两天一个摄影师朋友告诉我,他的一组专题在网上被广泛传播,他却高兴不起来。相反,他对拍摄对象有深深的愧疚,仿佛这是一种背叛,仿佛他利用了对方的真诚,又贩卖了对方的苦难。

类似问题苏珊·桑塔格早已批判过,用词之严厉发人深省,但对于个人如何应对这种状况却毫无帮助。无论纪录片、纪实摄影或者新闻报道,致力于记录真实并予以传播的工作者们,总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是否真的在贩卖一种苦难并以此获得自己的盛名?

摄影师吕楠曾有震撼人心的作品《被人遗忘的人——中国精神病人生存状况》,他的做法是,认真了解每一个被摄者的生活,作品发表时标出每个人的名字与生存状况。于是影像不再仅仅是摄影师的作品,某种意义上也成为被摄者内心诉求的表达。

碰到这类话题时,我常常会想起纪录片导演周浩的作品《龙哥》。这是2007年的作品,但至今印象深刻。它细致又深刻地展现出拍摄者与被指摄者之间复杂的关系。片子的英文名更一针见血——using(利用)。

片中毫不避讳地将拍摄者也纳入其中,主角阿龙直接对着镜头后面的周浩讲话,周浩的声音都被收入,甚至有一次,周浩自己走到了镜头前。对于一个原教旨的新闻专业主义信奉者来说,这无异于看到新闻报道中出现“我”这个字眼一样,令人浑身不自在。然而,这些形式真的有这么重要么?导演隐形于镜头中就意味着他对整个过程毫无影响?用“记者”代替“我”就确实能做到真实客观?也许这之间的区别只在于,周浩和“我”更坦诚罢了。

形式只是引起思考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思考来自过程本身。阿龙是广东一个无业游民,与妻子阿俊住在烂尾楼里,吸毒、贩毒、入室行窃——说不清这几桩事情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周浩想拍摄这群人的生活状况,为了取得更多的信任与更长久的联系,他不得不一再满足阿龙借钱的要求,尽管他知道,这改变了阿龙的生活轨迹,违反了纪录片导演通常的职业守则,而阿龙拿到这些钱,也不过是继续买毒品;阿龙则一方面向摄像机展示亦真亦假的真实——有一次他从高墙上纵身跳下,跳之前扭头说:“我来给你一个完美的镜头。”——另一方面又不断向周浩求助,无论求钱还是求建议。“谁都不傻”,他们是这么说的。

然而很难说这就是赤裸裸的各取所求,这之间分明夹杂了奇特的友情。阿龙一再称周浩是自己唯一的朋友,周浩也判断不了自己对这对末路情侣的感情;他始终纠结在两种愿望之中:想要好的片子、好的结局,又希望能对他们的人生产生有益的影响。

在观影后的交流中,周浩坦诚说起当自己听说阿龙因贩毒被判死刑时,心里的感觉竟然是悲喜交加,既高兴片子有了完美的结局,又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已相识两三年的生命。

自从了解这些,我就知道我这辈子大概都做不了类似工作了。这其中有太多的道德悖论与选择难题,必定包含着预料不到的煎熬。拍摄过程中,周浩其实有机会跟阿龙去偷盗,甚至贩毒,可以把全过程拍下来,这对于记录者来说算是不小的诱惑,但,真的可以去吗?从法律、职业精神、道德底线、友情、人性等等方面考虑,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答案。很难说界限在哪里,很难说什么才是正确。

然而记录者们必须说服自己这工作是有益的。将原本不为人知的苦难展示出来,或许对被拍摄对象个体并无助益,但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事实的另一面,至于如何跨越个人心中的道德关卡,大概取决于你对整个工作的认同程度,以及是否采取一些具体的处理方法,比如,不要与被指摄者建立太深厚的情谊,以免互相伤心。尽管,这也很难。

 5 ) 阿龙和阿俊的现状

周浩这些年一直与阿龙和阿俊有着联系。阿龙和阿俊都留有他的号码,时不时会给他打电话。而周浩,也为了和他们保持联系,多年来一直未敢换号。并把阿俊和阿龙与他联系的情况时不时在其个人微博上披露。周浩也在早年间接受过南方人物周刊的访问,告知了一些龙哥的相关信息。

阿龙大约是1969年生人,周浩2004年与阿龙在广州火车站旁的烂尾楼相识,那栋楼里基本上都是吸毒贩毒者。与阿龙见面时,阿龙不仅身上有大约几十万的钱财,还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阿俊。在那栋楼里,阿龙俨然是老大一般,指挥众人,救济濒死者。

阿龙2006年10月被捕,被边防搜出身上有三包680克的毒品。被捕后被关押在云南省第二监狱。一审被判死刑,二审改判死缓。2011年刑期减到了19.5年。头发已经差不多都白了。时不时会问周浩讨要零用钱。2018年阿龙给周浩打来电话,告知他已经被调到广西监狱了。他的刑期也被减到了17年,预计2026年出狱。2022年1月1日阿龙打电话给周浩,说他出狱以后打算回家孝敬爹妈。

阿龙还有个妹妹,他离开家时,妹妹还只有17岁。再也没有见过。阿龙妹妹仍然会在节日给周浩发来问候的短信。阿龙妹妹的女儿都已经25岁了,阿龙妹妹也当了外婆了。但2020年周浩从阿龙口中得知,阿龙妹妹因为肾病去世了。

阿俊是甘肃人,早年间来到广州打工。最初在大排档里干活,一个月500。后来由于身患哮喘,承受不住繁重的体力活,于是改去夜总会上班。阿龙是阿俊的楼上邻居。有时候阿俊回来下班晚了,会吵到阿龙,阿龙便会下楼理论,一来二去,二人就此相识。尽管阿龙是个毒贩,阿俊却认为他本质不坏,只要对她好就好了。

二人分分合合,但终究没能分开。阿龙曾入狱三年,阿俊也等了他三年。阿俊还曾为阿龙打掉过一个孩子。

阿俊终究还是失望了。大年三十阿俊和阿龙吵了一下午的架。但晚上阿俊还是买来半只鸡和面条,二人勉强过了除夕。但转天大年初一时候,阿俊发现阿龙走了,而且把她的钱包也掏空了。

阿俊一无所有了。她选择嫁给了一个长途司机,在甘肃和广州之间跑长途。在跟随片中的那个人回到北方之后,后来又单身了。平静的生活在北方的小县城里面。现在又一个人在青岛生活。

阿俊在17年的一天夜里三点钟给周浩打来电话,说她半夜做了一个噩梦。她说:“一夜夜被噩梦清醒,除了扎针就是被无情抛弃的场景”。她好像并没有阿龙的联系方式了,但知道周浩依然与阿龙有联系,让周浩把那英的歌《默》转给阿龙。

巧的是,在阿俊打电话之后不久,阿龙也给周浩打来了电话,告诉他,他第一次看了《龙哥》,周浩于是把阿俊的话转告给了他。

《默》

忍不住化身一条固执的鱼

逆着洋流独自游到底

年少时候虔诚发过的誓

沉默地沉没在深海里

重温几次

结局还是 失去你

我被爱判处终身孤寂

不还手 不放手

笔下画不完的圆

心间填不满的缘

是你

为何爱判处众生孤寂

挣不脱 逃不过

眉头解不开的结

命中解不开的劫

是你

啊 失去你

啊 我失去你

忍不住化身一条固执的鱼

逆着洋流独自游到底

年少时候虔诚发过的誓

沉默地沉没在深海里

周而复始

结局还是 失去你

我被爱判处终身孤寂

不还手 不放手

笔下画不完的圆

心间填不满的缘

是你

为何爱判处众生孤寂

挣不脱 逃不过

眉头解不开的结

命中解不开的劫

是你

啊 失去你

啊 我失去你

 6 ) 2018.02.01的一次记录

10分 三刷以上

10分为周浩的态度和坚持 现在看了别人的评价 也发现using做标题更贴切 周浩的大部分都看过 感觉拍摄角度都像非正常拍摄 所以真实 制作没有现在主流媒体上的纪录片那么zhuangbility 那时候安利同学这部纪录片 大多还是选择像舌尖那样光影效果出众的 也是很可以作为价值观的区分度了

蛮早看的了 也是一时兴起想起来有看过 印象极深的 那时候就这个资源比较难找 大概因为话题比较敏感 周浩的几部话题都挺敏感的 再放到现在这个时代下来看 可能这种纪录片的生存更是困难

也许只有像这样的纪录片 才能不断提醒人们 提醒自己 撇开浮躁光鲜的人群 社会的底层 社会的边缘 社会的大部分 自己有什么好骄傲的 一念天堂 一念地狱 一念之差

《门徒》这电影 算是我国产片中 三刷以上的了 不过相比于现实来说 可能还是带着修饰的手法

龙哥是纪录片 主人公龙哥怎样 最后的下场不出所料 但又草率得出乎预料 周浩只是旁观记录者 并不像电影的导演那样可以编排别人的人生

用zhuangbility的话语来总结 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如我 还是喜欢拿现实主义的悲观作品来不断告诫自己 现实的不完美以及残忍性 以来追求自己的理想主义

 短评

如果这个片子仅仅到呈现吸毒者的复杂性,那我觉得也就比较一般,但这部片子最大的机关在于,我们甚至不知道龙哥这个人到底是不是复杂的:他蹲厕所的时候到底打针没有?他的吐血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一切都隐藏在拍摄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暧昧性里,有些答案可能永远也不会再有了——哪怕龙哥还活着,时不常还要给你打个电话。这是永远无法全知的所谓真实的世界。

3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周浩和徐童是华语纪录片里最适合做大侠的, 他们在社会的阴暗面里横冲直撞,粗粝的质感背后是细腻的豪情,他们的才华没办法用技术去考量,只能用性情去窥探。

5分钟前
  • 大島
  • 推荐

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绝不回头的生活方式。

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吸毒的人嘴里沒一句实话,什么唯一的朋友 借钱的借口罢了。导演借他钱也只是为了能让龙哥继续配合拍摄。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友谊,互相利用的成分更大。

9分钟前
  • 炫盼
  • 力荐

性高潮可以使人感到极大的快感,但之后就会令人感到无尽的空虚,并尝试不断重复着曾经获得的极大快感,进而性上瘾。而毒品获得的快感是性高潮的几倍甚至10倍以上,可见毒品上瘾必然导致不归路。欲望才是人性的弱点啊。

12分钟前
  • 卡修君
  • 推荐

看得我心惊肉跳,贾樟柯让我看到了城乡结合部,周浩让我看到了底层边缘小人物真实的游离生活,这比什么第六代关注边缘人物的影片强硬多了,周浩真的是有想和这个中国这个社会体制谈谈的姿态。

15分钟前
  • 逝去的爱
  • 力荐

看到阿龙假模假样用相机问周浩换钱,真是又气又恨,人要堕落了真的是连自己都害怕

16分钟前
  • 可风
  • 力荐

有很多元素非常熟悉,“不喜欢的拍摄(采访)对象”,被记录者伸手要钱,真话假话夹杂,深度介入对方生活……跟我至今没做出来的一个题很像。周浩本人对这种情感介入不太在乎,散场后追问了他几句,他建议说如果不舒服,就直接跟采访对象说。折磨也是工作的一部分,要么忍耐,要么放弃。……可谁又真想放弃呢。

21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编剧:老天爷

24分钟前
  • 鼓号队总指挥
  • 推荐

美国作家海明威评价荷兰纪录片导演伊文思:“这个人是在用命拍电影。”周浩亦如此。他在聊天中说到,当爬过那堵墙时,我手上都是血。”我问他:“不怕感染艾滋病吗?”他回答:“怕,运气好而已。”

25分钟前
  • Jessie
  • 推荐

能拍到素材就是4星。

27分钟前
  • 黄海
  • 推荐

我觉得周浩一开始还是想真心帮助他们的,比如曾经建议送他们回大连,但后来发现无果,遂作罢。像龙哥这种真假不分的人我是真的hold不住,周浩可以。

32分钟前
  • 老君山下
  • 力荐

“我给你一个完美的镜头”

36分钟前
  • 吕X
  • 力荐

虽然没有太强的故事性,但本片展现的吸毒者落魄、逼仄、毫无尊严的生存状态,还是让人触目惊心。导演在片中坚拒龙哥偷来的赃物、拒绝帮阿俊介绍三陪小姐工作的行为,也让我看到一位记者对职业伦理底线的坚守。

37分钟前
  • 江海一蓑翁
  • 推荐

看了之后觉得龙哥其实一直在演,和导演之间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41分钟前
  • 可可
  • 力荐

纪录片导演和被拍摄者成为互相利用的两个人真的非常重要,更喜欢英文片名USING!!

42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看完觉得 阿龙每一句话都是假的

43分钟前
  • chlorotica
  • 推荐

来片子故事的发生地点已经有11年,被抢过包和手机,听到一些熟悉的地名还是觉得恐怖,因为这么多年过去了,城乡结合部的外貌还是那个样子,不知道底下藏着多少龙哥。中国人以家为单位,一旦离开家这个体系,个人就会容易走向崩溃。周浩很聪明,和龙哥互相配合尽力表演,最后出来的效果也很好。

44分钟前
  • 破_
  • 力荐

12.25@瑞象馆(雾霾重,略) “不管好人坏人,都要有个接班人。” “不当演员真的可惜了。”“爱过。”“给你一个完美的镜头。” 演技剥落、终结。人与人之间利用、使用。心酸,或者并不。驾驭勉强,仍列周浩TOP3。尾字看到沈灏,有点唏嘘。

49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词语放映周浩作品展】粗糙生猛而真实。导演将镜头对准广州边缘吸毒者。把他们从社会新闻中的种种标签符号还原为活生生的人。龙哥吸毒、贩毒、盗窃。伤了女人的心,说话也真假难辨。男人能看到龙哥的江湖仗义,女人能看到阿俊的委曲求全,电影工作者能看到导演与拍摄对象的高度介入、互相利用的关系。纪录片外,已入狱十年失去自由的龙哥能单线联系导演,导演却不能联系龙哥

53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